很多書都是用機械地記錄演講或談話中出現的話後編成的。他們是讓人一邊倒地懷疑類似形式的書所具有的效用的“元兇”。將9年前在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建築系進行的演講、討論和采訪記錄匯總的新書《建築問答》(mijin出版社•照片)如何呢?如果從結論開始分析,這本書將成為對正在學習建築或決心今後從事建築事業的年輕人最好的禮物。
蘇黎世大學建築系主任馬克•安傑利爾在序言中說:“在建築領域,思路是通過建築界內部的對話確立的。這本書重點不是(建築師們擁有的)建築風格,而是他們思考和行動之間潛在的關系。”作為作者參與的9名建築專欄作家忠實地遵循了這一指導方針。
從今年88歲的路易吉•斯諾奇到46歲的吉蒙•哈特曼,30組年齡跨度不等的瑞士建築師對簡潔的提問給出的坦率回答幹凈整潔地綁在一起。以各自經歷過的千差萬別的時空經驗為基礎,像思考的建築物一樣建立的文章經常“挽留”翻書的手。
“年輕時想做出一些和別人不同的東西。獨創的風格容易給市場留下深刻印象,在任何領域都是一樣的。但是,如果固守一種東西,就會變得枯燥。有不少建築師因為固執於自己的風格而感到痛苦,認為這就像無法割舍的瘤子一樣。” (紮克•希爾喬格)
雖然這本書有704頁,但因漂亮照片的存在,還嫌頁面不夠多。“建築不是形態問題,而是思想問題,形態只是建築的結果,不是條件或出發點”,弗朗切斯科•武奇的話似乎也可以通過書的開頭來說明。但這也不是20世紀末流行的宏偉玄學談論集。“如果認為一個小小的窩棚能與周邊湖水相互產生本質變化,並成為其風景的一部分,那麽這個人已經處於開始用建築思維思考問題的狀態了”,馬裏奧•博塔的眼光沒有從中擺脫出來。
對“要求提交廣場改建設計方案後,理所當然地不支付設計費的市政府”的絕望(斯諾奇),以及對“被奇怪的排場和自我陶醉式導演的流行、啰嗦而恣意的短見對話覆蓋的世界”的抵觸情緒(武奇)的吐露,或許能給那些抱著相似的苦惱在奮鬥中的建築師們帶去一點小小的安慰。
孫宅均 soh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