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平生的基礎

Posted June. 15, 2020 07:34   

Updated June. 15, 2020 07:34

한국어

  “我們的願望就是預感我們所擁有的能力。”

——歌德自傳《詩與真》

 大文豪歌德在文學史上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僅僅是像浮士德、維特、埃格蒙特這樣的虛構人物。最重要的是“歌德”自己。他的自傳《詩與真》只記載他出生到26歲,讀者甚至可以艱難地描繪出後來歌德的全貌。因為通過塑造自己的幼年時期、青年時期的面貌,可以看出如何打下了成為大人物的基礎。

 歌德被稱為“紙時代”最富有生產性的文人,但文人歌德只是歌德的壹面,他同時還是屈指可數的政治家、科學家、畫家等。這種“宇宙天才”歌德的巨大形象,因為有了這個《詩與真》中的青年時期底版,才變得親切起來,讓我也自然而然地回顧自己的生活,放在他身邊去觀照。

 《詩與真》壹直是諸多自傳的典範。甚至200年後,坐在遙遠的遠東的筆者,在翻譯了這本龐大的書後,也能自行寫出回顧自己人生的文章。我學習的比重也慢慢轉移到歌德身上,在我建造並守護的“如白書院”裏,逐漸產生了“為壹個人開設的歌德圖書室”等小設施,現在甚至有望建成“歌德村”。

 歌德活動的城市魏瑪,人口只有6000多人。但這裏是世界人向往的德國“文化首都”。想讓年輕人看到,那是如何做到的,即壹個人能有多麽巨大,那樣的人如何讓自己成長起來。出於這壹意圖開始做“歌德村”的大事,歌德所描繪的、打造自己平生基礎的年輕人身上,有著吸引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