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經常思考死亡。天堂是大家壹起見面的地方。不只是我們生前認識的人,連我們不知道的人也是。母親說,只有不相信世界的人才不會在那裏。——詹姆斯·索特《所有壹切(All That is)》。
把盛夏看成小說的旺季,這是出版界的慣例,但對於把小說看成高於虛構文學的我來說,小說更讓人依依不舍的是像現在這樣季節冷清的時候。在可以盡情釋放的鼎盛時期過後,是心情歸於冷清和寂寞的時期。九十歲去世的美國作家詹姆斯·索特的遺作中出現的這句話之所以在這個時候成為安慰,是因為它給人們以期待,過去無法盡情地解開、未來無法消除迷茫的人生,不會就這樣結束。
《所有壹切》是某男性——菲利普·鮑曼的傳記。單親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戰、大學畢業、職場生活、壹次婚姻、壹次離婚、幾次戀愛,其中壹次是狠毒的背叛、與母親的離別、適當的成功後迎來的老年。這部小說與沒有像樣的高潮的作家自身生活相似,但它對生活進行了沒有任何憐憫和虛張聲勢的掃描,小說以不知不覺間在橋上顯現老態的主人公就決定來壹場長途旅行而結束。
巧合的是,過了人生中期的我在去年結束了長時間的被雇者生活,開辦了自己的出版社。壹提到“出版”,就會展開不脫離猜想的情況的人生。相比冒險,會更珍惜回憶。隨著歲月的流逝,離別也會到來。但是,這種絕望和不安越撲面而來,作者在老年寫下的“相信的人會有另壹個世界”這句話,就像咒語壹樣浮現在腦海。相信的意思是指還沒有經歷過,沒有經歷過則意味著還留有可能性。通過這種可能性期待另壹種生活並熬過現在的事情,小說還是冷冷清清時節味道來得濃厚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