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鮮時代,即使科舉及第後成為文官,文武兼備也是基本要求。即使沒有野戰作戰的能力,也要懂得讀兵書、指揮軍隊、處理動員和兵站等軍事行政。
曾是南原書生的趙慶南經歷了壬辰倭亂、丁卯和丙子胡亂。壬辰倭亂時,他作為義兵長參戰。他文武兼備,還具備實戰經驗,留下了記錄三大戰亂的《亂中雜錄》和《續雜錄》兩部戰史。在戰史記錄不足到令人惋惜的韓國歷史上,無論從作者的經歷來看,還是從內容來看,都是珍稀和寶貴的記錄。
趙慶男的著作與其他記錄相比,說明也比較具體、豐富。但是作為戰史,仍然過於簡略,缺乏具體性。這不是本人的過錯,因為他參閱的基本史料和文件都是簡略的報告。這壹點可以理解,但“假新聞”、感情式、單純的戰況分析,是誰的錯呢?
朝鮮時代的文盲率比任何社會都低,識字層也多,但是過於註重哲學思辨和文學寫作,缺乏根據實用思考、“六何”原則的科學說明和實用寫作訓練。這種寫作文化反過來也對思考產生影響。即使親身經歷過戰爭並目睹了事件,但相比眼睛和頭腦分析現場情況,反而是評論為先。例如“將軍膽怯,士兵都崩潰了”“將軍大聲號令後,砍下逃跑的士兵的脖子後,士兵們勇氣百倍地展開了戰鬥”等。
戰場上雖然發生那種事情,但那只是很小的壹部分。我軍和敵人的武裝狀態如何,在什麽地形突擊了多少米,這些問題都不關心。把諸多變量支配的戰場,反用壹兩個要素來衡量,把世界簡單看待,相比分析,往往是感情上的誹謗領先。因此,很容易被假新聞所騙。
朝鮮王朝500年間壹直未能擺脫這個框架。而更令人惋惜的是,進入21世紀的最近,教育和知識風氣反而退步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