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和幸福的故事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傷心和悲慘的故事。自1964年出版以來壹直備受讀者喜愛的羅爾德•達爾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就屬於這樣的故事。
家境困難每年只能買壹次巧克力的查理與其他4個孩子壹起擁有可以參觀巧克力工廠的金黃色入場券。巧克力屋簡直就是巧克力天地。樹木、灌木、溪谷和瀑布等所有的壹切都是巧克力。無所不有。有被電視傳送的巧克力,也有無論怎麽吮吸都不會變小的糖王。翁卡社長決定將這個巧克力工廠留給住在外圍木板房的善良少年查理。這是壹位特別喜歡巧克力的作家寫的愉快的巧克力故事。
但是,仔細觀察巧克力制作過程,不難發現事實並非如此。翁卡社長看到想要偷走巧克力制作秘訣的產業間諜熙熙攘攘,就讓現有的勞動者離開,幹脆關門。盡管如此,工廠還是毫無問題地運轉。因為把美西螈人放進貨物箱,秘密地運到國內,作為勞動者投入。他們是侏儒(小矮人)。如果比喻成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那就是小人國;如果比喻成非洲部落,那就是俾格米人。他們聽說可以盡情地吃可可果,就離開家鄉移居到了英國巧克力工廠。
美西螈人是為了巧克力而存在的。他們的生活與在巧克力工廠被訓練剝核桃的松鼠的生活沒有什麽兩樣。他們不僅制作巧克力,有時還成為制造新奇產品的實驗對象。借用馬丁•布伯的話來說,他們就是“那個東西”。必要的話就用,不需要就扔掉,應該說是壹種人類的物品吧。雖然作家沒有這樣的意圖,但從他們的立場來看,《查理與巧克力工廠》是悲傷而憂郁的故事。翻開甜蜜故事的背面進行反思的理由就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