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世紀美術作品與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相比更平面化的原因在於基督教的影響。基督教在公元392年被宣布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後,進行藝術的目的只為了禮拜。因為《聖經》的內容只要能傳達出來就可以了,所以畫家們無論在前面,還是在側面,或者在遠處,只要能知道那是什麽,就能畫出來。11~13世紀的十字軍戰爭使基督教失去了力量,貴族和富有的商人獲得了力量,這才開始興起描繪藝術本身的畫作。
這本書原本可以成為顯而易見的輕松的美術書,但作者增加壹勺的糖就是音樂。在同樣的時代背景下,通過變化的音樂和美術,讓人們更容易接近藝術。
例如,在講述中世紀美術的章節中,壹同解釋教會音樂的發展背景。大部分音樂為禮拜作曲的中世紀時代是音樂史上復調音樂最活躍的時期。至今仍在基督教禮拜中被傳唱的《格裏高利聖詠》也是這壹時期作曲的。直到教會力量減弱之後,才開始制作擺脫象征三位壹體的三拍子的二拍子音樂,並誕生了更加復雜多樣的歌曲。在美術史中加入音樂史,在音樂史中添加美術史,可以更加立體地感受到各個時代的藝術。
作者自稱為“策展人(館長)大提琴手”。因為他是專攻大提琴,首席畢業於法國凡爾賽國立音樂學院的音樂家,也是通過了韓國博物館及美術館準學藝師考試的館長。為了打破音樂和美術的界限,他付出的努力得到了認可,並於2021年被《福布斯》評選為藝術與文化(Art&Culture)部門2030領袖。
書中還介紹了適合與正文壹起欣賞的歌曲。在新章節開始的壹頁上輸入打印的QR碼,就能連接到能夠聽到很好地表現出相關時期音樂特色的歌曲的YouTube網頁。簡直就是“音樂流淌的美術館”。
田彩恩記者 chan2@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