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對我們來說最大的稱贊是觀衆的眼淚”

Posted July. 01, 2021 07:23   

Updated July. 01, 2021 07:23

한국어

活潑又豐富的旋律讓人耳目一新。在細膩變奏的敘事上,再加上似乎要到21世紀末才會出現的機器人略顯浮誇的演技,作品成爲大學路上的“新古典音樂”。爲迎接今年第四個賽季于22日拉開帷幕的原創小劇場音樂劇《也許是美好結局(Maybe Happy Ending)》繼美國和日本之後,又即將進軍中國。在海外該作品被稱爲“韓國代表創作音樂劇”。

 沒有原作的原創作品,用嶄新的素材和音樂武裝起來的他們令人好奇。主人公是擔任劇作和作詞的朴天休(38歲)以及擔任劇作和作曲的美國人威爾•艾倫森(40歲)。在大學路被稱爲“威爾&休搭檔”。最近,記者通過書面采訪了解到,制作出比人類更人性化的機器人故事、在美國紐約最具韓國特色的音樂劇的秘訣。

 現在停留在紐約埋頭創作的兩人表示:“5年前在韓國開始的《也許是美好結局》首場公演當天,坐在觀衆席2樓的角落裏焦慮不安,直到聽到觀衆哭泣的聲音後,才想起互相看著對方感到安心的時候”,“對我們來說最大的稱贊仍然是觀衆的眼淚。”兩人一邊檢查大學路上的演出,一邊爲在中國上海開幕前的特許演出、美國演出和新作《il tenore》忙碌著。

 兩人首次見面成爲搭檔是在紐約大學。畢業于韓國文藝創作專業的朴天休在擔任歌曲作詞家的時候,突然爲了學習美術選擇了紐約。曾在哈佛大學和德國攻讀古典音樂專業的艾倫森迷上了“仿佛在講故事”的音樂劇音樂類型,來到了紐約。喜歡古典音樂的兩人很快就意氣相投。第一個産物是電影原作的音樂劇《愛的蹦極》。艾倫森說:“作品的抒情音樂在韓國受到好評後,對沒有原作的作品産生了欲望。最直率、毫無修飾地表露我們的感情和價值觀的是《也許是美好結局》。”

 在英倫搖滾樂隊“Blur”的戴蒙•阿爾班的個人出道曲《Everyday Robot》中,兩人獲得了作品主題。想起“有人類樣子的機器人的愛情”,寫下了這部劇。朴天休說:“在創作作品時,在周圍的人際關系中經曆了離別、死亡等喪失。明知恐將喪失的痛苦,最終還是明白了敞開心扉的行爲就是愛情。”作品中的機器人即使知道可能失去對方的危險,也會敞開心扉,釋放出愛情的情感。

 艾倫森對韓國情有獨鍾,幾乎可以用韓語交流,他說:“想到有很多單間公寓、小公寓的首爾的‘宅生族’,腦海中浮現出了輔助機器人的形象。”他還補充說:“我想問一下,在小小的空間裏投入某人,分享內心意味著什麽。”

 在異國他鄉,他們對大學路的喜愛和關心依然如故。兩人表示:“雖然無法持續幾十年‘無限期運行’高票房作品,有些令人遺憾,但每年湧現出衆多創作音樂劇的韓國令人驚訝。今後我們也將推出聚焦共識的好作品。”

 截止到9月5日,在首爾鍾路區大學路YES24舞台1館,票價4.4萬~6.6萬韓元,14歲以下不可觀看。詳情咨詢:1588-5212


金基潤記者 pep@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