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有時聽起來虛無缥缈,但它是通過想象來承載真相的一種器皿。未堂徐廷柱的散文詩集《吉爾馬齋神話》中出現的“神仙在坤”非常有趣地展現了其器皿是如何制作的。
在全北高敞吉爾馬齋(Jilmajae)村住著一個從“有資格生活在地上”的意義上被稱爲“在坤”的癱子。爬行的樣子很像烏龜。雖然他賣的是草席或筐子,但連糊口都很難。所以人們給了他像烏龜一樣在村子裏討飯吃喝的權利。給飯,給衣服,給燈火。
但是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他不見了。顯然是哪裏出了問題。村民們一度心情沈重。這時有位老人說道。“在坤長得不像烏龜嗎?烏龜和鶴一樣,有千年的壽命。所以,在這裏忍受那漫長的生命,實在太郁悶了,所以長出了翅膀,去天上過神仙生活。”從那時起,在坤就成了神仙,成爲了神話。
人們也許在舒適的時候對他寬容,但面對連自己的家人都難以照顧的困難時期,就會感到厭煩,並表現出冷淡的態度。漠不關心和冷眼旁觀將他逼到了死亡邊緣。過了很長時間,人們才知道他不見了。爲此感到非常抱歉。好像要受到天罰。罪惡感落在他們的心頭。即便如此,也不能說清楚,也不能如實傳達給後代。因此選擇了添加想象的神話。編造他成爲神仙上天的故事,記著他、哀悼他,想減少一點內心的愧疚和罪惡感。
在他的肋下插上翅膀,讓他成爲神仙的是吉爾馬齋共同體的良心和倫理。雖然不盡如人意,但神話經常以這種方式記錄共同體的真相。文學評論家•全北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