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媽媽的畫

Posted December. 08, 2021 07:51   

Updated December. 08, 2021 07:51

한국어

雖然是痛苦的産物,但有一幅畫讓人感到無比溫暖。國立現代美術館“李健熙收藏品特別展”中展示的李聖子畫家的《千年古屋》就是如此。要想了解刻畫了她在晉州生活過的老房子形象的這幅畫爲何能帶給人這種感覺,就必須深入到她的生活中去。

 她畫這幅畫的時間是在1961年。這是在不得已離婚的情況下,將三個兒子留在韓國,前往法國的第10年。起初孩子們的身影總浮現在眼前,工作不順手。“所以更加執著于繪畫。我對自己說,只要再作畫一次,就是讓孩子們有衣服穿有學上,就是給他們一口飯吃。“對她來說,畫是代替孩子們的象征物。畫雖然不能代替孩子們,但至少要這樣想。于是,對孩子們的思念變成了一幅畫。一想到自己的傷痛,畫的色調就會變得陰暗,但對她來說,首先是對孩子們的溫暖的心。傷口藏在裏面。這就是她的畫讓人感到溫暖的原因。如果不是《千年古屋》的題目,就不知道畫的是什麽,但可以肯定的是,作畫數萬次後産生的溫暖是母親爲兒子們的心。沒有取得法國國籍也是因爲不想離開孩子們生活的地方。“我們的孩子們在韓國啊。”

 對于普通人來說,在崩潰的情況下拯救她的是藝術。未堂徐廷柱看到她的畫後說:“像編草席一樣,也像插秧一樣。”這不僅表現了畫的外在形象,還敏銳地反映了畫家內心的想法。實際上,畫家就像編草席或插秧一樣,栽培繪畫,不,是孩子。“作品完成之後,就是我的兒子了。”每一幅畫作都是懇切的祈禱,藝術也回應了她的祈禱。文學評論家•全北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