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白玻璃開始銷售,製作眼鏡,只有硬幣大小,放在眼前眼睛就會亮起來,能看清毛尖,真是奧妙啊。」
這是清朝初文人孔尚任留下的記錄。眼鏡一度被認為是西方式近代化的產物,但隨著描寫朝鮮正祖大王的電影和電視劇《戴眼鏡的國王》登場,人們對「朝鮮時代眼鏡」的認識也變得不再陌生。誰、什麽時候、第一次製作眼鏡,眼睛又是何時、如何傳入東亞的?
一直研究中國海洋史的本書作者以帶來超越電話、手機、互聯網的便利革新的「眼鏡」為關鍵詞,追蹤中世紀後到近代的歐亞貿易網絡。
據推測,眼鏡的發明,是在1280年代的歐洲。其背景是伊斯蘭世界積累的玻璃技術和知識,這一新文明的利器,在13世紀末同時在歐洲和阿拉伯傳播。流入中國的記錄從明宣德帝(1425年至1435年在位)時代開始,但正式使用則要到16世紀。
起初傳至亞洲的眼鏡遵循了外交和貿易並行的名義朝貢貿易路線。朝貢眼鏡和其他物品的地區被記錄為撒馬爾罕(現在的烏茲別克斯坦)、天方國(麥加)、馬六甲(馬來西亞)等,體現了明朝區分北方和海洋的異族進行管理的方式。作者解釋說,眼鏡在中國的傳播是元帝國滅亡後被認為斷絕的歐亞貿易網絡恢復的證據。明朝對朝貢品給予了豐厚的補償,優質的眼鏡也進入了中國。
隨著中國人開始親自製作眼鏡,眼鏡在東亞迅速傳播開來。明萬歷帝(1572年至1620年在位)時代,從廣州開始,眼鏡製作在中國江南地區擴散。雖然一開始是遠視鏡(放大鏡),但隨後近視鏡也得到了普及。到了清乾隆帝(1736年至1796年在位)時,將眼鏡度數分為12個階段進行精密銷售。相比玻璃,中國人更喜歡水晶眼鏡。因為他們認為,製造玻璃時使用的火氣會損害眼睛。
眼鏡傳入朝鮮是在壬辰倭亂時期。李瀷在1740年左右著述的《星湖僿說》中寫道:「這個被叫做『叆叇』的眼鏡將會從中國傳來,家庭也一定會具備。」 「叆叇」是朝鮮時代稱呼眼鏡最熟悉的名字之一。在18世紀往返北京的燕行使節的記錄中,眼鏡也無數次被提及。實學家李圭景(1788年至1856年?)撰寫的《眼鏡類》中,出現了將眼鏡分為近視眼鏡和遠視眼鏡並根據形態進行區分的文章。
雖然以日常重要物品為話題,仔細地解釋了貿易的世界史,但此書也不無遺憾。作者推測,在歐洲發現眼鏡後半個世紀後,眼鏡可能也到達了中國,但並沒有進行更細致的論證。可能是覺得這並非此書主題的重要部分,因此最好省略。如果每次出現「宣德年間」「乾隆年間」等標記時,都附會公元年份進行註解,對中國歷史並不熟悉的普通讀者來說,這似乎也顯得更為親切。經常出現的「글라인딩」(音為glinding)似乎是「grinding」一詞的筆誤。
劉潤鐘 文化記者 gustav@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