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從砥平裏戰場上得到的教訓

Posted January. 25, 2022 08:03   

Updated January. 25, 2022 08:03

한국어

  1951年1月28日,美軍第二師23團所屬的一個小分隊出發前往位於砥平裏東南部的雙窟隧道附近進行偵察。在第二天的第二次偵察中,該小分隊遭到中國軍隊的襲擊,被孤立在高地。雖然美軍經過殊死搏鬥才艱難地將他們救出,但這場戰鬥無異於捅了蜂窩。當時美國政府正在考慮放棄6·25戰爭。雖然1月13日杜魯門總統發表聲明中止了這一討論,但為此必須用戰鬥結果證明。李奇微將軍認為東部戰線的中共軍隊很脆弱,命令北上。

 尚未擺脫恐懼的美軍第二師在向橫城方向挺進的過程中遭遇了中共軍隊。這場小小的戰鬥將在第二天發展成團規模的戰鬥。恰好參加6·25戰爭的法國大隊作為先鋒,23團3大隊參加,占領雙窟附近的高地,與中共軍大軍展開為期兩天的激戰。在這場戰鬥中獲勝後,23團進入了地坪裏,從2月13日到16日將展開改變6·25戰爭局勢的砥坪裏戰役。

 在過去的兩天裏,筆者去了雙窟地區和砥平裏的戰跡地考察。偶然間考察團出現了由將軍、領館、副士官、士兵、隨軍記者出身的令人驚人組合。考察團對生存勇士進行了采訪,拿著地圖和戰鬥記錄,像CSI(科考隊)一樣摸索戰壕痕跡、子彈痕跡,在高地和山脊上行走。

 發現了兩個驚人的事實。當時可以找到戰鬥位置,復原並生動地體驗。現場告訴我們,哪些地方是埋伏地點,為什麽有的人活著,有的人死了,哪些部隊是優秀的部隊、勝利的部隊。其實是不存在沒有原因的結果。被奪走的高地原本是脆弱的地方。被突破的地方是因為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隨機應變的指揮其實是準備和應對的結果。世界的真理也是如此。在責怪個人、責怪集體之前,首先要了解社會的結構和世界的變化和時代的發展趨勢。在戰場上生存下來或者挽救別人的,都是那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