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關于一位沈重地忍受孤獨的雕刻家

Posted March. 26, 2022 07:22   

Updated March. 26, 2022 07:22

한국어

記者去首爾城北區東仙洞的話,要去幾個地方。總面積37.75平方米的不寬闊的地方。站立著就會有一種奇妙的寂寞。這是韓國近代雕刻家權鎮圭(1922~1973年)的工作室。他從1959年到去世爲止,在這裏生活了14年,並制作了《自塑像》(1967年)等作品。他不僅強烈地抓住了觀衆的心,還展示了能夠生動感受到各種感情的作品,被稱爲“天才雕刻家”。

 對此,作者這樣說道。“有些人會讓人感受到奇特、閃光、敏捷、靈巧等。可能是因爲(中略)遲鈍,我從權鎮圭身上感覺不到這些。但是感覺很沈重。”

 作者是權鎮圭的姐姐權慶淑的二兒子,2008年成立了權鎮圭紀念事業會,負責故人作品的收集和研究。

 作者只是作爲一個人說出了權鎮圭。權鎮圭和他的前妻狄野智的故事尤其淒婉。1949年考入日本武藏野美術學校雕塑系的權鎮圭與狄野智戀愛8年後結婚。韓日邦交正常化之前的1959年,權鎮圭懷著在國內取得成功的夢想獨自回國,5年後他在嶽父寄來的離婚文件上簽名。兩人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面是在1968年在東京舉行的個人展上。作者通過《智》(1957年)、《重逢》(1967年)等作品類推測了權鎮圭的內心。

 雖然抽象雕塑很流行,但權鎮圭堅持做具象雕塑。以《智媛的臉》(1967年)和《十字架上的基督》(1970年)爲代表的陶塑(用土制成雕塑後放進窯裏烤的作品)和幹漆(在框架內貼上麻布塗漆的作品)表明他不斷挑戰的精神。但是作品賣得並不好,交情的熟人也很少。他感受到的孤獨可以在最後的蹤迹中找到。1973年5月3日,他來到高麗大學博物館,靜靜地和自己的三幅作品對視後,第二天在城北區工作室自殺。

 他生前走了一條淒涼的路,今年是他人生誕生100周年,雖然爲時已晚,但再次受到關注。在首爾市立美術館西小文本館舉行的“紀念權鎮圭誕辰100周年-爐室的天使”展將持續到5月22日。爐室是指有窯或有爐的工作室。


金泰彥記者 bebor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