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格拉德威爾:“現代戰爭應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教訓”

格拉德威爾:“現代戰爭應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教訓”

Posted May. 23, 2022 07:55   

Updated May. 23, 2022 07:55

한국어

“1945年美國陸軍航空隊攻擊日本東京時,爲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平民傷亡而進行精密轟炸的漢塞爾准將和主張進行無差別轟炸的勒梅少將的相反選擇改變了戰爭的結局。”

 最近出版《某種選擇的再研究》(gybook出版社)的美國媒體人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59歲•照片)在接受《東亞日報》書面采訪時做出了上述表示。他說:“美軍尊重勒梅的選擇,二戰時期有近100萬名日本平民死亡。此後,在6•25戰爭、越南戰爭、伊拉克戰爭中,也有數十萬平民死亡。”他在美國《華盛頓郵報》和《紐約客》上撰文,以介紹《1萬小時法則》的暢銷書《Outlier》(2009年•gybook)而聞名。

 新書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的1944年美軍占領關島、塞班島等西太平洋馬裏亞納群島的場面開始。日軍駐紮的馬裏亞納群島即將成爲攻占日本本土的美國的前哨基地。初期領導美軍的漢塞爾稱這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屠殺平民、正確結束戰爭的方法,並指示進行精密轟炸。但作戰失敗後,勒梅成爲了新的指揮官。他使用凝固汽油彈快速結束了戰爭。根據國際公約,目前禁止使用該武器。他評價說:“漢塞爾准將是深入思考戰爭道德性的浪漫主義者,而柯蒂斯•愛默生•勒梅則是無情而聰明的戰術家。”

 他說:“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樣,軍隊是帶著最好的意圖開始的,但好的意圖卻很少能持續。與過去不同,今天幾乎完全可以精確轟炸目標。進行攻擊平民的戰爭的必要性變小了。”


李浩載記者 hoho@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