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印太經濟框架正式成立……現在到了面對中國的時間

印太經濟框架正式成立……現在到了面對中國的時間

Posted May. 24, 2022 07:45   

Updated May. 24, 2022 07:45

한국어

  由美國主導的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昨天正式成立。13個參與國的首腦宣布,將就貿易和供應鏈、清潔能源、脫碳、基礎設施、稅收、反腐敗等框架的4個領域展開討論。尹錫悅總統也通過視頻表示:“韓國也將以牢固的聯盟為基礎,為開創印度太平洋共同繁榮時代盡到責任。”

 以美國總統拜登首次巡訪亞洲為契機邁出第壹步的印太經濟框架雖然沒有明確針對中國的字句,但很難否認反華經濟包圍網的性質。因為印太經濟框架是美國指責中國尖端技術間諜活動和違反貿易規範的行為,並與“四方安全對話”機制壹起以構築經濟層面的新秩序為目標推進的構想。中國連日來不斷表示反對,稱“這是企圖讓亞洲國家成為美國霸權的走狗”。

 盡管面對中國的這種反對,當初據悉為7個國家的印太經濟框架參與國在昨天的成立儀式上增加到了13個。為了提高因與中國的關系而猶豫不決的國家的參與度,印太經濟框架沒有要求全面參與四個領域,而是降低門檻,允許各國根據各自條件選擇部分議題,這壹因素可能發揮了作用。期待更多國家的參與。

 韓國參與印太經濟框架,可以說是尹錫悅政府提出的擴大作為“全球中樞國家”作用的對外政策藍圖的必然選擇。特別是,由於剛剛成立的印太經濟框架,其具體內容還沒有填滿,因此可以說韓國能做的事情也很多。韓國政府也強調韓國作為制定新規範的“規則制造者”的引領作用。尹錫悅總統也表示:“在制定規則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被排除在外,國家利益也會受到很大的損失。”

隨著新政府上臺,韓國從美中之間模糊的均衡上進壹步接近了美國。這是隨著新冷戰的激化,對抗戰線變得明顯而產生的自然移動。更何況,根據原則和規範、國家利益做出的選擇,誰也不能說三道四。但是也不能疏忽與中國的合作。在印太經濟框架的討論中,可以起到包容中國、誘導中國參與的作用。現在應該積極與此前沒有列為優先順序的中國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