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憑素材就已經很悲傷了,但是有了解內幕就會更加悲傷的藝術品。雕刻家權鎮圭的乾漆(幹漆)作品《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就是如此。該作品形象地描寫了33歲的耶穌因受到十字架刑而殉難的形象。但是雕刻家在麻布上進行幹漆塗抹作業,塑造耶穌的形象,使悲傷加倍。麻布粗糙的質感似乎反映了掛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感受到的痛苦和苦惱。
《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是受教會委托制作的作品。但是教會似乎想要那種看起來更加幹練的模樣。耶穌在痛苦中扭曲,憂郁,多少有些平凡,他們並不滿意。他們看到比起神聖,平凡的人性更突出的樣子,表示不會拿走。難道我們就不壹樣嗎?對於外表的執著,我們也是如此。雖然現在他被評價為偉大的近代作家,但如果我們當時也在場,也許也會像教會那樣冷落他的作品。當代的評論家也是如此。
因作品受到冷遇而受傷的雕刻家從作品中摘下十字架,掛在了自己的工作室。它壹直掛在那裏直到他三年後去世。這就是《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作品中沒有十字架的原因。但是十字架的缺失反而喚起了人們對十字架的關註。因為看不見,所以會更加思考。
作家制作該作品是在結束自己人生3年前的1970年,48歲的時候。他試圖通過幹漆再現耶穌最後的模樣。他想表現耶穌因痛苦而扭曲、變得粗糙的樣子。人們壹直回避看起來與優雅相去甚遠的樣子,直到過了很長時間才開始關註。但是,沒有十字架的《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卻格外張開長臂,壹直等待著。就像要擁抱像今天這樣痛苦和悲傷中的我們壹樣。文學評論家、全北大學客座教授王恩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