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反戰吶喊

Posted February. 23, 2023 07:40   

Updated February. 23, 2023 07:40

한국어

恩斯特•貢布裏希(Ernst Gombrich•1909~2001年)撰寫的《西方美術史》自1950年發行以來,已售出800萬冊以上,是世界性的百萬銷量暢銷書。在這本厚達688頁的書中,根本沒有出現女性美術家。1994年拍攝德語修丁增補版時,又增加了壹名,她就是凱綏•珂勒惠支(Kaethe Kollwitz•1867~1945年)。到底是什麽樣的女人,才能成為這本有名的書裏唯壹壹名入選的女性美術家呢?

珂勒惠支在1871年普魯士王國時期出生於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學習美術後,24歲時她與壹名醫生結婚,從此開始關註民眾的生活。丈夫在柏林郊區開設了免費診所,為貧窮和被疏遠的人獻出了自己的壹生。珂勒惠支也對下層居民的生活產生濃厚興趣,並創作了反映不合理社會現實的作品。

第壹次世界大戰徹底改變了珂勒惠支的生活和藝術。因為二兒子彼得戰死了。那時他才18歲。失去兒子的媽媽成為了傳達反戰信息的藝術家。

第壹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珂勒惠支以《戰爭》為題出版了木版畫連作作品集,其中《媽媽們(1922~1923年•照片)》最有名。多名女性像築起保護墻壹樣互相擁抱。這是為了保護孩子們。雖然母親們同樣感到不安和害怕,但為了保護子女,母親們只能變得堅強。互相依靠,成為堅實後盾的她們的形象喚起了為了祖國的名譽,把子女送上戰場的德國母親們的痛苦和犧牲。這也是不想因貪婪的軍國主義的冒險而失去子女的意誌的表現。

“再也不能讓任何人死去。種子不能被碾壓。”這是反戰畫家珂勒惠支發自內心的吶喊。她是壹位為所有因戰爭和暴力而失去孩子的母親代言的藝術家。雖然貢布裏希沒有記錄,但後世的美術史家評價她是代表20世紀德國美術的最優秀的民眾藝術家和版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