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13年來努力挖掘遺骸,引領“72年後的回歸”

13年來努力挖掘遺骸,引領“72年後的回歸”

Posted June. 24, 2023 07:47   

Updated June. 24, 2023 07:47

한국어

為保衛祖國,留下10個月大的女兒去參加6•25戰爭在戰場犧牲的士兵“回來”了。隨著歲月的流逝,他的女兒也成為了70多歲的老人。這是士兵陣亡72年後的事情。截至去年,國防部遺骸挖掘鑒定團挖掘的國軍遺骸共有1.1313萬具。

國防部遺骸挖掘鑒定團23日表示,2010年至2022年12年間在江原道鐵原郡壹帶三次發掘的遺骸身份被確認是壹等兵金賢澤(音)。當天,國防部遺骸挖掘鑒定團在京畿道水原的得禮家中舉行了向其女兒得禮(73歲)轉交遺物的“護國英雄歸來活動”。自2000年國防部遺骸挖掘鑒定團開始挖掘遺骸以來,金壹等兵是第212名確認身份的戰死者。

出生於全南新安的金壹等兵在女兒出生10個月左右的1951年5月入伍參戰。被分配到國軍2師團反復戰鬥,入伍不到3個月的8月15日,他在鐵原附近發生的“734高地戰鬥”中戰死。734高地戰鬥是在中部戰線要塞展開的激烈攻防戰,以2師團為主力取得了勝利。

他的遺骸在戰死60年後的2010年首次被發現。首先發掘出了股骨,之後到去年為止又發現了股骨和股骨等。國防部遺骸挖掘鑒定團在尋找陣亡者遺屬的機動探問過程中,於2016年采集了女兒得禮的基因樣本。之後經過基因樣本精密對照分析,最近最終確認了兩人是父女關系。得禮在聽到確認遺骸身份的消息後說:“找到了父親的遺骸,感覺像是完成了人生作業。”

6•25戰爭當時,韓國國軍陣亡人數為16.2394萬人。其中除當時被收拾的遺骸外,截至去年尚未找到遺骸的人達12.1879萬人。到去年為止發掘的國軍遺骸共有1.1313萬具,但大部分因遺傳因子樣本不足,即使找到了遺骸也很難確認身份,因此無法回到遺屬的懷抱。軍隊當局雖然以陣亡者8寸以內的親戚等為對象確保了8.6575萬個基因樣本,但是以1名陣亡者為基準,確保多數樣本的情況較多,因此急需確保樣本。

軍方當局投入10萬多人(累計人員),每年3~11月進行遺骸挖掘工作。每年挖掘遺骸的地區達38~40個。國防部遺骸挖掘鑒定團的方針是“為國家犧牲的人由國家負責到底”。國防部相關人士表示:“由於國土開發造成的遺骸毀損、戰死者直系親屬死亡等,遺骸挖掘工作與非常緊迫的時間進行了鬥爭”,“希望更多的遺屬能夠采集遺傳因子樣本,這樣的話即使晚些,戰死者遺體也能回到遺屬的懷抱。”


孫孝珠 hjso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