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設備投資11年來最差……徒有虛名的規制改革引發的“慘案”

設備投資11年來最差……徒有虛名的規制改革引發的“慘案”

Posted September. 02, 2023 08:12   

Updated September. 02, 2023 08:12

한국어

支撐韓國經濟的三大軸心——生產、消費、投資在時隔6個月後壹齊退步。據統計廳統計,7月份產業生產減少0.7%,時隔3個月轉為減少趨勢;消費減少3.2%,創下3年來的最大跌幅;特別是設備投資驟減8.9%,時隔11年4個月出現了最大的降幅。

對於上述指標的惡化,政府解釋說:“這反映了中國經濟的不安因素和夏季天氣惡化、汽車個別消費稅下調結束等暫時性因素。”意思是說,這只是暫時的低迷,正在持續基調上的恢復趨勢。但在主要指標的鈍化強度大於預計的情況下,不能不說是過於安逸的認識。從下半年第壹個月開始,三大指標全部倒下,很多人擔心政府期待的“上低下高”效果會不會化為泡影。

最重要的是,在出口和內需不振的情況下,經濟恢復的最後堡壘——投資也急劇減少,令人更添擔憂。隨著半導體行業恢復緩慢,最大貿易國中國經濟動搖,主要大企業今年大幅減少投資規模或推遲投資執行期。隨著中國經濟的後退和供應鏈重組等出口銷路受阻,7月份制造業出口出貨量銳減(-14.5%),制造業庫存率飆升11個百分點以上。

如果中國風險加劇,企業投資和出口將進壹步萎縮,連1%左右的增長也將變得困難。要想擺脫低增長危機,除了通過規制改革激活企業投資之外,沒有其他有效的解決方法。由於物價不穩定、家庭負債激增、資本外流危險,貨幣當局很難拿出下調利率的籌碼,歷代級稅收漏洞導致財政余力耗盡。在貨幣、財政政策制約較大的情況下,可以輕易使用的經濟刺激政策就是打破限制。

但束縛企業的規制枷鎖在產業現場隨處可見。大韓商工會議所4年前篩選出的需要改善的新產業限制困難中,到目前為止得到改善的還不到10%。歷屆政府都通過“拔電線桿”“去除指甲下的刺”“監管沙盒”等進行了規制改革,但都只是虎頭蛇尾。雖然現政府也決定解除30年之久的產業園區限制等,開始打破“殺手鐧限制”,但大部分都需要修改法律,因此令人擔心只會停留在口號上。要想挽救僅剩的經濟復蘇火種,政府和國會、民間要齊心協力,加快打破限制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