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是朝鮮時代重要的戰略物資之壹。在朝鮮時代,要想成為軍官或精兵,就必須要有馬。朝鮮在全國設立國營牧場,培育優良軍馬。牧場數量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從50個後半到120個左右不等。
牧場設置在島嶼或向大海突出的海角上。壹方面是為了防止馬匹逃跑,另壹方面也是出於最大限度地確保農田而選擇難以耕種的地區的原因。偷盜困難、容易防止猛獸入侵也是島嶼受歡迎的原因。猛獸造成的損失不小,在島上設置牧場後,可能是島嶼離陸地很近的緣故,老虎和豹子也跟著進來繁殖,這壹點令人啼笑皆非。
牧場生意興隆,成宗時代足足飼養了4萬頭。但以當時為起點逐漸減少,到了高宗時期減少到了5600匹左右。真正的問題是,能用作軍馬的好馬極少。好馬貴。上等馬的價格在30石大米左右。
投入戰鬥的馬可以分為運輸用的馬、在戰場上騎的馬、將帥騎的最高級戰馬。即使全國有數萬匹馬,能用作軍馬的馬也很少。1492年成宗在征伐女真時,在全國牧場挑選好馬發給士兵,選用的軍馬有800匹,但戰馬只有區區40匹。
雖然有好馬因其稀有而被牧場工作人員轉移、被權力家們偷偷帶走等多種理由,但是原來的馬中能用作軍馬的馬很少也是不爭的事實。朝鮮的飼養政策也存在問題。牧場監督官的成績僅根據培育的馬匹數量來評價。理由是很難用客觀的數據來評價質量。高麗和朝鮮曾培育出最高級的蒙古馬,但由於這種行政便利主義管理,牧場衰退,馬匹質量下降。到了後期,從滿洲引進的進口馬作為優良軍馬非常受歡迎。到了現代,甚至忘記了我們國家曾有過如此多的馬匹和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