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進軍“亞洲新七國”要從了解華僑開始

Posted April. 11, 2024 08:18   

Updated April. 11, 2024 08:18

한국어

被稱為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江南”的“蘇迪爾曼中心商務區(SCBD)”。這裏是面積達45萬平方米(約13.6萬坪)摩天大樓地區,跨國企業辦公室和公寓、購物中心等林立。經常能看到身穿名牌衣服、戴著昂貴飾品的年輕人。在當地被稱為“SCBD風格”。開發該商務區的主體不是政府。壹名華僑出身的企業家購買了地皮,1987年制定總體規劃,並進行了整體開發。

隨著美中矛盾和中國經濟放緩的長期化,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作為“出口韓國”的替代市場備受關註。但是,東南亞的經濟很早就被華僑掌握了。在印度尼西亞,人口不到3%的華僑支配著經濟的70%-80%。CP、TTC、Celltral等泰國三大財閥企業都是華僑家族所有。

華僑們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呢?華僑網絡的核心是血緣、地緣、業緣。即使是同樣的華僑,也以同鄉為中心構築了封閉的網絡。福建人曾在貿易、金融、流通、運輸等領域嶄露頭角,廣東人則活躍在金銀首飾、玻璃制造、建築、酒店等行業。華僑們互相扶持,互相拉扯。在開發大型購物中心時,利用華僑銀行OCBC、新加坡大華銀行(UOB)等籌集資金,共享收益。

華僑們還追求徹底的本土化。定居泰國的華僑甚至把名字改成了泰式。隨著年齡的增長,被當地社會同化和吸收的事例也越來越多。女子組合(G)I-DLE的MINNIE和男子組合GOT7的BamBam、2PM的Nichkhun雖然都是在華僑家庭中成長,但是具有泰國人的認同感。華僑們還進軍了政界。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的祖父是福建人,柬埔寨前總理洪森和泰國前總理他信的父親也是來自中國的移民。

要想在東南亞市場安家落戶,應該怎麽做呢?首先可以攻占華僑較少進軍的市場。豐田、三菱等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在泰國建廠,掌握了東南亞汽車市場。也可以站在華僑巨人的肩膀上投資。華僑企業以金融、流通、房地產為中心,在制造業和數碼領域相對較弱。但是他們也有很強的擴張欲望,因此如果利害關系相合,也會進行戰略合作。日本流通企業ION和華僑界企業金光集團(Sinarmas)壹起在雅加達運營購物中心。攻占華僑影響力較小的地區也是壹個好方法。韓國企業家也有成功的事例。韓老集團(LVMC)會長吳世榮(音)從因為是共產國家而幾乎沒有華僑的老撾作為二手車進口商出發,創建了包括整車制造商、銀行等在內的老撾最大的民間企業。

進軍東南亞的模範事例還有壹個。20世紀60年代末進軍印度尼西亞的科林多(KORINDO)在1998年5月印度尼西亞種族暴動時,華僑和日本企業大部分撤離的情況下,堅持留在當地。科林多通過開發原木、膠合板、造紙等垂直系列化,壹度進入印尼財界排名前20位。期待今後在東南亞出現更多超越華僑的科林多和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