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歐洲極右政客通過簡短而強烈的“抖音”視頻吸引年輕人

歐洲極右政客通過簡短而強烈的“抖音”視頻吸引年輕人

Posted June. 22, 2024 08:19   

Updated June. 22, 2024 08:19

한국어
“請叫我‘愛國派’而不是‘極右派’。”

在法國極右政黨國民聯盟的青年組織RNJ擔任吉隆德地區負責人的奧阿達·雅尼斯(音)當地時間18日在接受《東亞日報》采訪時表示:“想糾正極右壹詞。”對於支持國民聯盟,他坦言:“看著極左派和馬克龍總統毀掉國家,我累了。我想恢復壹個正常的國家。”

在6日至9日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中,馬克龍領導的中立傾向執政黨復興黨慘敗於極右RN,法國掀起了猛烈的政治風暴。馬克龍解散議會,宣布本月30日和下月7日提前舉行議會選舉。極右支持者歡呼這是“政權更叠的機會”,中左派則主張“必須阻止極右”,充滿了戰意。

席卷歐洲的極右旋風中最引人註目的是支持極右政黨的青年劇增。他們不僅在法國和德國,而且在荷蘭、意大利等歐洲各地掀起了史無前例的極右風潮。過去,歐洲極右支持者相對較少,活動不張揚。但最近極右勢力以青年層為中心,通過“照片墻”和“抖音”等社交媒體,堂堂正正地表達了自己的政治傾向。

《東亞日報》最近就歐洲極右勢力掘起問題,壹同采訪了3名實際就職於極右政黨的青年。在他們身上,都難以找到壹提到“極右”就會想起的強硬態度。反而是他們溫柔親切的回答令人印象深刻。“感謝您采訪我們政黨”“如果需要幫助,請隨時聯系”,縮短了距離感。

●“青年極右”代替“格蕾塔壹代”掘起

二三十歲的年輕選民本來具有很強的進步傾向。特別是對環保政策的支持非常強烈,歐洲青年層以瑞典年輕氣候運動人士格蕾塔·通貝裏的名字命名,被稱為“格蕾塔壹代”。依靠他們支持的進步傾向的綠黨在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中占據了全體議席的10%,位居第四位。

但今年歐洲議會的版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第壹大黨中立右派歐洲人民黨、中立左派社民進步同盟、中立自由黨集團占據前三位,這壹點與以前相似。但兩大極右政黨“歐洲保守和改革”和“身份和民主”分列第四和第五位。如果兩個極右政黨聯合起來,其議席數相當於排名第二位的政黨。

據分析,原本在歐洲政治地形圖上停留在邊緣的極右政黨之所以在當地得勢,是因為年輕極右支持者的力量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當然,二三十歲年輕人整體上進步傾向更強。但是,他們以非常快的速度出現了“右傾”的跡象。

英國《金融時報》3月委托輿論調查企業Focal Data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法國18-24歲選民中有35.8%支持國民聯盟。25-34歲人群中,對國民聯盟的支持率更是高達39.1%。也就是說,每10名年輕選民中就有三四人支持極右政黨。

荷蘭18-34歲群體中超過30%的人也支持極右自由黨。瑞典也壹樣。極右的瑞典民主黨獲得了20%左右的支持。意大利的意大利兄弟黨、德國的德國選擇黨等的支持率也都在15%左右,不容小覷。

特別是在法國,國民聯盟以超過執政黨復興黨兩倍的支持率獲勝,成為其動力的年輕極右人士更加受到關註。作為國民聯盟青年團體,30歲以下任何人都可以加入的RNJ的臉書粉絲數約為8萬名。有評價認為,RNJ以各種社交媒體為武器,攻略了年輕選民。

接受《東亞日報》采訪的極右政黨青年們有共同點。他們不想把自己關在“極右”的框架裏。他們異口同聲地表示:“請把我看作是優先考慮國家和民族的青年。”其核心意思是,與其被陣營理論所束縛,變得僵硬,不如以開放的態度對國家有所幫助。

極右國民聯盟主席若爾當·巴爾代拉(29歲)也在2022年11月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被問到“如何定義巴爾代拉主義(巴爾代拉的理念)”時,回答說:“這是常識和實用主義的壹種形態。”沒有出現民族主義或國家優先主義等現有極右的傳統用詞。與原先的極右相比,可以說是脫離理念的面貌。

● “不安的時代,希望安定”

RNJ青年黨員們支持國民聯盟的理由是“想在不安的社會中找回穩定”。目前,歐洲在地緣政治移民劇增的情況下,經濟困難和烏克蘭戰爭等各種不利因素交織在壹起。面對不穩定的現實,連未來都變得不透明的青年們,在主張反移民、民族主義改變現實的極右政黨中反而感到安全感。

為巴爾代拉運營“照片墻”粉絲賬號的阿當·內茲(音)也表示:“法國存在經濟、移民和安保問題等太多不安因素。法國人想恢復穩定,所以支持國民聯盟。”

歐洲議會成立以來,歐洲的經濟困難日益嚴重。歐盟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在舉行歐洲議會選舉的2019年為1.98%。但在經歷新冠疫情後,到2020年足足降至-5.56%。當然,第二年再次上升到5.91%,但其中前壹年負增長帶來的基底效應很大。此後經濟開始放緩,去年最終停留在了“0%左右的增長”。未來5年的增長預測值也只有1%左右。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更大的不利因素。各種原材料價格暴漲,使經濟困難進壹步惡化。戰爭不僅使經濟困難,還使安保不安達到高潮。在法國,馬克龍再次提出派兵的可能性後,青年們憤怒地舉行了抗議集會。俄羅斯總統普京高呼“隨時可以入侵歐洲其他國家”後,德國和英國等國家開始討論征兵制,這也讓青年們感到不安。

不安的青春助長了對現政權的不滿。英國《泰晤士報》報道說:“根據2024年世界幸福報告,青年們並不比老壹輩幸福。雖然部分青年正在與全球變暖作鬥爭,但沈默的多數年輕人擔心生存質量。”德國青少年相關研究者西蒙·施內澤(音)對《金融時報》表示:“現在的年輕壹代真的很悲觀。我認為因為錢不足,無法維持自己成長中享受的生活水平。”

● “討厭傲慢的掌權者”

“馬克龍總統和其他政治人物都很傲慢。”

在法國巴黎郊區法蘭西島瓦爾德馬恩擔任RNJ黨員的加布裏埃爾·杜朗因厭惡現有政治家而支持了巴爾代德。他認為,馬克龍在沒有得到議會同意的情況下推進退休金改革等各種改革,反而助長了反感。雖然經常試圖通過對國民演講進行溝通,但也有不少人批評這是“單方面的說服”。

美國政治專門媒體《政客》解釋說:“2020年新冠疫情時期歐洲領導人下達的封鎖命令鞏固了‘政治精英是高壓性的’的看法。這種不滿在很多歐洲右派選民中根深蒂固。”

相反,最近極右政治家們則把灑脫溝通的形象放在首位。《政客》報道說:“巴爾代拉在登上政治集會舞臺前上傳的視頻中說,‘因為懶得熨西服,所以穿了牛仔褲’,得到了很多留言和共鳴。”

因此,在極右青年眼中,現權力者們是傲慢無能的“老頭子”。歐亞集團下屬的全球問題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魯卡斯·魯濱遜(音)對英國《泰晤士報》解釋說:“青年層對極右政黨的支持意味著,政界和政府未能解決社會問題的結構性原因,青年們正在遭受挫折。”

部分人認為,這種年輕極右的掘起並不是青年們本質上轉向了右派。意思是說,這是表達反政府情緒的方式。荷蘭政治學家凱瑟琳·德弗裏斯(音)對英國《衛報》表示:“應該小心假設年輕選民和極右選民之間存在文化、理念上的認同性。在很多國家,年輕人並沒有比年長的選民更厭惡外國選民。”

有分析認為,由於年輕選民的碎片化程度很高,所以壹個側面被認為是右傾化。美國外交專門媒體《外交政策》報道稱:“2011年8月進行的youGov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年輕的歐洲人對氣候危機表示擔憂,行動意誌遠高於中壯年層。”“德國的另壹項民意調查顯示,年輕人關心的焦點問題中,人權侵害、氣候變化、性騷擾、虐待兒童等排名靠前。”

趙은아 achim@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