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專欄:在“蒙克拉爾之路”中找到的文化遺產故事情節的力量

專欄:在“蒙克拉爾之路”中找到的文化遺產故事情節的力量

Posted June. 28, 2024 07:59   

Updated June. 28, 2024 07:59

한국어

“致親愛的兒子羅朗。爸爸為了不讓像妳這樣年輕的韓國孩子們在路上、在泥土、在雪中徘徊,來到了這裏。”

這是參加六二五戰爭(韓國戰爭)的法國將軍拉爾夫•蒙克拉爾(1892~1964年)1950年12月23日寫給當時出生11個月的小兒子的書信。“嚴冬天氣凍僵了手指,連開槍都很難”的當年冬天,蒙克拉爾堅守住了中共軍的猛烈攻勢。第二年2月,他率領的法軍和美軍壹個團在京畿道楊平郡砥平裏與攻入三八線下的中共軍3個師團相遇。因為5比1的壓倒性兵力差距,他們放棄了戰術上有利的高地,在平地上構築圓形陣地殊死抗戰。在經歷過第1、2次世界大戰的百戰老將蒙克拉爾的指揮下,不惜用刺刀進行白刃戰,最終盟軍取得了中共軍參戰以來的首次勝利。這就是在六二五戰爭史中作為傳說壹直為人津津樂道的“砥平裏戰役”。

為了參加六二五戰爭,蒙克拉爾主動將自己的軍銜從陸軍將軍降為中校,降了四級。這是因為法國政府決定只派遣大隊單位。對於從將軍降為校官級軍官參加戰爭的原因,他表示:“我想把作為法國第壹支聯合國軍壹員的自豪感傳給即將出生的子女。”

最近,KT子公司StoryWiz和(株)砥平裏文化信息決定把砥平裏戰鬥中的蒙克拉爾將軍的故事制作成網絡漫畫和網絡小說。去年,國家報勛部將砥平裏壹帶的南漢江自行車道3421米(指參戰法軍3421人)建設成了“蒙克拉爾之路”。欣賞著南漢江的美麗風景,享受騎行樂趣的遊客們,每當通過這壹區間時,就會想起為自由而獻身的聯合國軍的故事。

為了順應最近各地方自治團體將地區文化遺產開發成旅遊資源的趨勢,有必要關註砥平裏的事例。不僅僅是單純地營造道路,還結合了通過網絡漫畫等講述這裏錯綜復雜的故事的“Storytelling(講故事、故事情節)”。僅以樹立紀念知名人士或場所的招牌的方式吸引人們是有限的。例如,公州公山城,幾年前在這裏發現了上漆鎧甲,可以讓人聯想到與新羅軍展開最後抗戰的義慈王(百濟第三十壹代王)舉行悲壯儀式的場面。

遺具和文物的意義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場所的故事情節。古羅馬度假城市土耳其希拉波利斯的“古代遊泳池”就是其中的代表。鋪在溫泉浴場地上的2500年前羅馬時代的雕像和柱子並不是單純的裝飾。遊客們親自踏足它們,可以感受到在692年大地震中倒塌的古代文明的痕跡。

細究起來,慶州之所以能夠成為代表韓國的歷史城市,也是得益於新羅古墳發掘的故事情節。因為20世紀70年代由朴正熙總統主導推進的皇南大冢等大型積石木槨墓的發掘,象征性地展現了新羅黃金文化的華麗。就像朴總統1971年親自立案“慶州觀光綜合開發計劃”並將發掘遺跡整合在壹起壹樣,現在應該認真考慮在文化遺產上添加故事情節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