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參與“分割打工”的青年45萬名……每周工作時間不足15小時的就業者最多

參與“分割打工”的青年45萬名……每周工作時間不足15小時的就業者最多

Posted June. 28, 2024 08:00   

Updated June. 28, 2024 08:00

한국어

大學生李某(21歲)從今年初起為了掙零花錢,每周在首爾市冠嶽區的壹家咖啡廳工作4天。工作時間是下午7點到10點,只有3個小時。但為了這份工作,李某光上下班的往返就需要兩個小時。

最近他向店主要求增加兼職時間,但得到的回答是,因為沒有余力給周休津貼,所以很難。李某說:“因為工作崗位本身就不多,而且面試幾個地方,也因為沒有經歷沒有被接受。現在工作的地方,又要了壹名第壹次打工的人,所以雖然工作時間短得可惜,還是繼續上班。”

像李某壹樣每周工作不到15小時的青年超短時間就業者上個月多達45萬名,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十有九成以上是工資勞動者,他們不能領取周休津貼,處於年假、退休金及各種社會保險的死角地帶,雇傭質量不佳。有人指出,內需凍結再加難以承擔的人工費,小業主增加分割雇傭、青年們遭受損失的惡性循環正在持續。

統計廳經濟活動人口調查微型數據27日顯示,上個月每周工作時間不足15小時的20、30多歲超短時間就業者達到44.73萬人,比1年前(38.23萬人)增加17.0%。這是自2000年1月開始進行相關統計以來的單月數據最高值。相反,上個月20、30多歲的全體就業者為910.7萬名,反而比1年前減少1.0%。也就是說,青年就業崗位正在減少,但由於分割雇傭,質量不好的工作崗位正在增加。

青年層的超短時間就業者增加,在社會整體上也會產生人力資本低下等負面結果。需要節省壹點人工費的小業主們只能承受職員管理等困難,選擇“分開雇傭”。

漢陽大學經濟系教授河俊京(音)表示:“青年層之所以增加超短時間的工作崗位,是因為優質的工作崗位不足。在需要學習技術、積累人力資本的時期,如果輾轉於超短時間的工作崗位,那麽單純停留在勞動的可能性會增大,對終身收入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世宗=宋惠美記者、趙應亨記者 1am@donga.com、yesbro@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