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記者在首爾鐘路區東亞媒體中心見到了演員姜河娜(24歲•音譯),她是壹個非常內向的人。她坦言“在大家面前不太會說話”。性格類型指標(MBTI)為內向型(I)。給來到自己的粉絲簽名,壹起拍照也很害羞。
但是壹站在鏡頭前就變了。朝鮮女工們把反抗日本人時戴過的紅頭繩綁在發梢上,臉上洋溢著堅決的表情。100多年前在紡織工廠工作並忍受著壓迫的女工們壹副疲憊的樣子。7日上映的電影《朝鮮女工之歌》中登場的朝鮮女工就是她本身。
姜某是2000年出生於日本大阪的第4代旅日韓國人。曾祖父為了在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時期活下來,從濟州島來到日本,在大阪定居。工廠工人等為了生計,順手幹活兒了。她說:“在日本上完朝鮮學校後,想在韓國上大學,所以考上了韓國藝術綜合學校的表演系。”
從5歲開始演戲。她在母親於2005年在日本創立的劇團“月升”中飾演兒童角色。從講述與下令關閉朝鮮人學校的日本政府進行鬥爭的事件的《4•24的風》(2007年)開始,每年都會在劇團“月升”中表演1部以上。她羞澀地笑著說:“其實小時候媽媽讓我演,我什麽都不懂就演了。”
姜某被大眾所熟知的作品是以日軍慰安婦受害者的真實故事為基礎的電影《歸鄉》(2016年)。她飾演了莫名其妙地被日軍抓走的14歲少女“靜敏”壹角。入圍青龍電影獎和大鐘獎新人女演員獎候補名單。她說:“《歸鄉》是壹部將苦惱是否要繼續走演員之路的我引向演技的作品。讓我明白了為什麽要演戲,演戲有什麽意義。”
2022年李原植導演提議將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時期朝鮮女工的故事拍成電影,這對“作為壹個演員來說,傳達有意義的故事是最令人滿足的”的她來說是另壹個機會。被因為沒有食物而烤豬內臟吃,親自開設夜校熟悉韓文的女性們的生活所吸引。她說:“我覺得無法擺脫出生。我下決心要演好體現我的認同感的戲。”
姜河娜在影片中壹人分飾兩角。聽了成為老奶奶的女工的證言,在紡紗工廠舊址上走動,引領過去旅行的解說員,以及在不停運轉的工廠工作的年輕女工。在電影中,解說員姜荷娜面對女工姜荷娜的場面就像當今壹代理解過去的過程壹樣。裝扮成女工的她用控制感情的沈穩的聲音朗讀證詞錄的場面也令人印象深刻。她說:“電影並不只有悲傷”,“看著朝鮮女工們堂堂正正、堅強地克服困難的過程,可以得到安慰。”
大學畢業課題或者對未來的苦惱……在近2個小時的采訪即將結束時,她又回到了平凡的大學4年級學生時代。體現認同感的作品固然好,但有沒有被特定框架束縛的苦惱呢?姜某笑著說:“我喜歡威廉•莎士比亞的《馴悍記》等喜劇,也歡迎浪漫愛情劇。今後我想嘗試各種作品。”
李浩載記者 hoho@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