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從韓中日漆器中看到的“文化變形”的力量

從韓中日漆器中看到的“文化變形”的力量

Posted August. 15, 2024 08:18   

Updated August. 15, 2024 08:18

한국어

用壹句話概括最近參觀的國立中央博物館的“韓中日漆器特別展”,就是“三國三色”。在木器上塗漆的漆器工藝品與其他文明圈有著明顯的區別,是東亞獨特的文化遺產。生長在韓中日三國的漆樹樹液與其他地區不同,具有深厚的光澤,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就被用作裝飾木器、提高耐久性的天然塗料。在中國杭州跨湖橋遺址發現的漆弓(塗漆木弓)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制作的世界最古老的漆器,由此可見源自中國的漆器制作技術傳到韓半島和日本列島的事實。

但是,在特別展上展示的14-19世紀的三國漆器各自具有獨特的魅力,簡直難以看出源出同根。例如,被譽為第壹部展會的佼佼者的中國清朝“雕漆山水·人物圖案搬運箱”本身就仿佛是壹幅精美的山水人物圖。根據中國特有的雕漆(多次塗漆後刻上多種花紋)技法,紅色漆上生動地表現了山和亭子、柳樹垂下的庭院、散步的書生等。

與此相比,第二部分展示的花朵——朝鮮時代的“螺鈿漆雙峰·梅花紋衣箱”中,圍繞鳳凰的貝殼形成馬賽克,散發出玲瓏的彩虹色,讓人聯想起中世紀歐洲教堂的彩色玻璃。在第三部中,日本室釘時代制作的“蒔繪漆蓮花池圖案經典箱子”在漆上撒上金粉進行裝飾,展現了華麗的蒔繪技法的精髓。不愧是保管佛經的箱子,將極樂凈土盛開的蓮花精巧地描寫到了葉脈。

韓中日三國漆器的這種獨特的分化、發展,從文化中超越了對原型的模仿,從自己的角度進行解釋和變形是非常重要的。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館長藤原誠在此次特別展圖錄中評價說:“三國對共同素材的觀點差異(在漆器上)取得了多彩的手法和設計的成果。”

這不僅僅局限於傳統文化。看著《周末的名畫》和VHS錄像帶長大的韓國“好萊塢孩子”們最近之所以橫掃世界文化信息市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人類普遍的素材中添加了韓國現實,實現了成功的文化轉型。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以貧民區、半地下室、韓牛炸醬方便面等極富韓國特色的素材,有趣地描寫了社會兩極化這壹普遍主題,這就是代表性的例子。最近入圍英國布克獎最終候選名單的黃皙暎的《鐵道員三代》、被制作成蘋果電視連續劇而備受矚目的李敏鎮的《帕欽科》、美國哈珀柯林斯以2億韓元購買版權的李美利奈的《無名女人的八種人生》,都是正面描寫此前世界人沒有關註的韓國近現代史的小說。

新冠疫情結束後,韓國電影的票房成績低迷。雖然網絡視頻服務(OTT)強勢和銀幕壟斷等被認為是原因之壹,但也有人指出,今年5月在戛納電影節上,沒有壹部韓國電影被邀請參加競爭單元,作品性大不如前。期待三國三色的韓中日漆器中蘊含的文化變形力量再次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