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時曾在一個聚會上工作過。由于大部分成員都是年輕的父母,因此一到休息時間,主要討論育兒問題。因爲大家都撫養著差不多年齡的孩子,所以通過提問和訴苦得到了安慰。其中一位朋友顯得有點特別,每當別人吐露對孩子的苦惱時,她就會拿出手冊問:“您胎教的時候放了什麽音樂呢?”如果對方父母回答了,她就會寫在手冊上,並自言自語地說,“最好不要聽這種音樂了。”
人們傾向于對某種現象要求明確、簡單的結論。一旦被指爲原因,就會打上“這是不好的”的烙印。隨身攜帶手冊的人也屬于這種情況。即使說服孩子不聽話是因爲胎教音樂這一點沒有根據,但就是不同意。
在某些戰鬥中,勝利者永遠是名將,失敗者永遠是笨蛋。在軍隊之間的對決,武器之間的對決中也很容易打上這樣的烙印。在第4次中東戰爭、戈蘭高地戰鬥中,敘利亞的蘇聯産T-62雖然安裝了115毫米滑膛炮,但卻負于配備105毫米炮、裝甲較弱的以色列軍隊的英國制百夫長坦克。T-62是不如百夫長的坦克嗎?不能那樣斷言。此次戰敗有坦克操縱術、戰車乘務員的力量、地形、戰術能力和指揮能力等多種因素。
那又會有人問,世界上有很多戰車,有必要爲T-62辯護嗎?“是不是喜歡蘇聯?”這種思考方式會使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退步。我們分析武器並不是爲了用文件上的規格(spec)來排名。這是爲了正確計算武器在不知何時何地發生的戰爭中所能發揮的力量。spec不是能力的晴雨表。正確的標准是“在組織嘗試的行動中能發揮什麽樣的力量”。spec也要能配合目的進行自由設定。我們的社會不允許這樣的spec發生,所以只有機械文憑不斷增長,而人才被擱置不用,對此我們有必要進行深刻反思。